侵犯名誉权的界定
1. 概念
名誉权是指保护公民、法人依法享有的对其人格和社会评价不受侵害的权利。
2. 行为构成
侵犯名誉权的行为主要有以下几种:
散布虚假信息:故意编造或传播虚假事实,损害他人名誉。
侮辱、诽谤:使用带有侮辱、轻蔑含义的言辞或行为,损害他人人格。
捏造事实:无中生有,杜撰虚假事实,损害他人的社会评价。
损害商业信誉:捏造或散布虚假事实,损害他人或其商品、服务的商业信誉。
3. 行为主体的范围
任何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都可以成为侵犯名誉权的行为主体。
4. 受害主体的范围
侵犯名誉权的受害主体包括自然人和法人。
5. 侵权责任的承担
侵犯名誉权,侵权人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包括:
赔礼道歉、消除影响
赔偿损失
承担精神损害赔偿责任
恶意诋毁他人名誉法律如何处理
一、
恶意诋毁他人名誉行为对受害人的精神、名誉和社会地位造成严重损害,法律对此类行为有明确的规制和处罚措施。
二、法律规定
1. 民法
《民法典》规定,自然人享有名誉权,受法律保护。恶意诋毁他人名誉,损害其名誉权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包括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
2. 刑法
对于情节严重的恶意诋毁行为,《刑法》规定了相应的刑事责任。
诽谤罪(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捏造事实的方式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侮辱罪(第二百四十六条):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三、法律责任
恶意诋毁他人名誉的法律责任主要包括:
民事责任: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
刑事责任: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剥夺政治权利。
四、取证和维权途径
受害人发现他人恶意诋毁自己名誉时,应及时取证,包括:
网络截图、聊天记录、录音录像等。
目击证人证言。
可以通过以下途径维权:
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停止侵害、赔偿损失等。
向公安机关报案:情节严重的,可追究刑事责任。
向相关行政部门投诉:如网信部门、文化部门等。
五、预防和应对
预防恶意诋毁他人名誉,需做到:
规范自身言行,不传播不实信息。
提升法律意识,了解恶意诋毁的法律后果。
主动沟通交流,避免误会和冲突。
遇到恶意诋毁行为,应保持冷静,及时取证,必要时寻求法律和行政部门的帮助,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什么是侵犯名誉权?
名誉权是公民或法人享有的受法律保护的名誉和声誉。侵犯名誉权是指通过言论、行为等方式损害他人名誉的行为。
法律规定
中国现行法律中关于侵犯名誉权的规定主要体现在以下法律法规中: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1024条:自然人享有名誉权。法人享有商誉权。
第1025条:民事主体实施下列行为之一,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三)以丑闻、恶言、行为等方式损害他人的名誉。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246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3.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第四条:禁止在互联网上散布谣言,侮辱、诽谤、威胁他人,损害他人合法权益。
侵犯名誉权的表现形式
侵犯名誉权的行为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有:
1. 语言和文字侮辱诽谤:如公开宣扬他人的隐私、污蔑他人的名誉等。
2. 编造或传播虚假事实诽谤:如捏造不实信息,散布他人的负面传言等。
3. 恶意揭露他人的隐私:如公开曝光他人的个人信息、家庭情况等。
4. 嘲讽、侮辱和丑化他人:如通过语言或行为表达对他人人格的贬低和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