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案件中是否包括经济纠纷
1. 刑事案件的定义
刑事案件是指侵犯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严重危害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由国家法律规定为犯罪行为的案件。
2. 经济纠纷的定义
经济纠纷是指在经济活动中产生的,双方或多方之间因经济利益发生的对立和争议。
3. 经济纠纷与刑事案件的区别
经济纠纷与刑事案件有着本质的区别:
- 性质不同:经济纠纷属于民事纠纷,而刑事案件属于国家诉讼;
- 处理方式不同:经济纠纷可以通过民事诉讼解决,而刑事案件需要通过刑事诉讼解决;
- 法律依据不同:经济纠纷主要适用民法,而刑事案件主要适用刑法。
4. 经济纠纷是否构成刑事案件
一般情况下,经济纠纷不构成刑事案件。但是,如果经济纠纷中存在以下情形,可能会构成刑事犯罪:
- 诈骗:使用欺骗手段骗取他人财物;
- 合同诈骗:利用签订合同之机骗取对方财物;
- 挪用公款:利用职务便利挪用公款;
- 侵占:非法占有他人财物。
5.
刑事案件中并不包含所有经济纠纷。只有当经济纠纷中存在刑事犯罪行为时,才可能构成刑事案件。因此,在经济纠纷中,当事人应通过合法途径解决,避免触犯法律。
最高院关于经济纠纷涉及刑事案件的司法解释
一、经济纠纷中涉及刑事犯罪的认定
1. 明确规定,当经济纠纷中存在非法占有、挪用公款或国有资产犯罪行为时,应认定为刑事案件。
2. 界定非法占有,包括以非法手段获取、扣押或拒不归还财物。
3. 规范挪用公款或国有资产的认定,要求行为人必须利用职务或地位之便,将公款或国有资产用于个人或他人非法用途。
二、经济纠纷中刑事犯罪的处理
1. 强调经济纠纷中刑事犯罪的优先处理权。
2. 规定在刑事司法程序未结案前,不得以经济纠纷为由中止或延缓刑事追究。
3. 明确刑事追究与经济纠纷处理的先后关系,以刑事追究为先,经济纠纷处理为后。
三、经济纠纷中刑事诉讼的特殊规定
1. 允许被害人在经济纠纷引起的刑事案件中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2. 规定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劳动争议、合同纠纷、侵权损害赔偿等经济纠纷,可以由刑事法院一并审理。
3. 强调刑事诉讼程序中经济纠纷的协调化解工作,要求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委员会、行业调解组织等社会力量的作用。
四、经济纠纷中刑事案件的终审监督
1. 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对经济纠纷涉及刑事案件的终审判决、裁定有权进行监督。
2. 明确最高人民法院监督的方式,包括提审、再审、指令下级法院提审或再审。
3. 强调最高人民法院对经济纠纷涉及刑事案件终审监督的重点,主要针对判决、裁定认定事实错误、适用法律错误、程序违法等情形。
经济纠纷的民事与刑事之分
1. 经济纠纷的定义
经济纠纷是指经济主体之间因经济活动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冲突。其特点包括:
涉及经济利益
具有契约性
纠纷解决方式多样
2. 民事案件与刑事案件的区分
行为性质
民事案件:纠纷行为侵犯的是民事权利
刑事案件:纠纷行为侵犯的是刑法保护的国家或社会利益
法律后果
民事案件: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如赔偿、返还等
刑事案件:侵权人承担刑事责任,如拘役、监禁等
3. 经济纠纷的归类
通常情况下,经济纠纷属于民事案件,但也有例外:
可能归类为刑事案件的情况
诈骗: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骗取他人财物
非法经营:未经许可或超范围从事经营活动
传销:以拉人头、层级方式发展下线,从事非法获利活动
4. 经济纠纷的解决途径
民事经济纠纷的解决途径主要有:
协商调解
仲裁
诉讼
刑事经济纠纷的解决途径为诉讼,由公安机关或检察院提起诉讼。
5.
经济纠纷的民事与刑事之分界限明确。正确区分纠纷性质对于选择适当的解决途径具有重要意义。如果当事人对纠纷的性质有疑问,可咨询专业律师或相关司法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