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律师网020律师网

当前位置: 020律师网 > 法律百科 > 正文

弃车逃逸怎么处罚(肇事逃逸和弃车逃逸性质一样吗)

本文章由注册用户 郭芊澄 上传提供

发布:2024-07-23 评论 纠错/删除



1、弃车逃逸怎么处罚

弃车逃逸的处罚

一、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规定:机动车驾驶人发生交通事故,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并立即拨打报警电话。

二、处罚依据

1. 行政处罚

(1)驾驶人发生交通事故未立即停车保护现场、未立即拨打报警电话的,处以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记6分;

(2)驾驶人故意破坏、伪造、隐匿现场或者证据的,处以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记12分;

(3)造成人员伤亡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2. 刑事处罚

(1)交通肇事后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2)交通肇事后逃逸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3)交通肇事后逃逸致人轻伤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三、免于处罚的情形

(1)因抢救伤员或者其他紧急情况无法立即停车的;

(2)停车后无法联系报警电话的;

(3)驾驶人并非肇事逃逸,而是迫于情势所迫而离开现场的。

四、其他影响

1. 保险理赔

弃车逃逸属于违法行为,保险公司可能不予理赔。

2. 信誉档案

弃车逃逸将被记录在驾驶人的信誉档案中,影响其驾驶证的换证和申请。

五、注意要点

(1)发生交通事故后,驾驶人应立即停车、保护现场、拨打报警电话。

(2)切勿存在侥幸心理,弃车逃逸将面临严重的法律后果。

(3)如因紧急情况无法立即停车,应在事后立即向公安机关报告。

2、肇事逃逸和弃车逃逸性质一样吗

肇事逃逸与弃车逃逸性质的区别

交通事故发生后,驾驶员的行为会影响事故责任的认定和处理。其中,肇事逃逸和弃车逃逸是两种常见的行为,但其性质却并不相同。本文将探讨肇事逃逸与弃车逃逸的本质区别。

1. 法律定义

1.1 肇事逃逸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具体表现为事故发生后驾驶员未立即停车,并向公安机关报案,而是选择逃离现场。

1.2 弃车逃逸

弃车逃逸与肇事逃逸是不同的概念。弃车逃逸指驾驶员在交通事故发生后,将车辆留在现场,然后选择步行或乘坐其他交通工具逃离。

2. 法律适用

2.1 肇事逃逸

肇事逃逸属于刑事犯罪,情节严重的将被追究刑事责任。驾驶员还将面临吊销驾驶证、扣留或吊扣机动车牌照等行政处罚。

2.2 弃车逃逸

弃车逃逸不构成刑事犯罪。但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零一条规定,驾驶员发生交通事故后离开现场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并扣留机动车至事故责任明确。

3. 影响

3.1 对事故责任认定

肇事逃逸会影响事故责任的认定。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肇事后逃逸的驾驶员承担的事故责任不得低于同等情节下事故责任的70%。

3.2 对保险赔偿

肇事逃逸可能导致保险公司拒赔。根据大多数保险合同的规定,若驾驶员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保险公司有权拒赔。

3.3 社会影响

肇事逃逸不仅会损害事故受害人的利益,还会损害社会公德。弃车逃逸虽然不构成刑事犯罪,但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逃脱责任的行为,对社会公平正义产生负面影响。

肇事逃逸与弃车逃逸虽然都是交通事故后驾驶员的不当行为,但其性质却存在本质区别。肇事逃逸属于刑事犯罪,而弃车逃逸不构成刑事犯罪。两者在法律适用、对事故责任认定、保险赔偿的影响及社会影响方面都有所不同。因此,驾驶员在发生交通事故后,应当立即停车,向公安机关报案,承担应负的责任,避免因肇事逃逸或弃车逃逸带来更严重的法律后果。

3、对方逃逸可以要求赔偿些什么

对方逃逸可以要求赔偿什么

在交通事故中,如果对方逃逸,受害方可以主张以下方面的赔偿:

1. 人身损害赔偿

医疗费:治疗和康复费用

误工费:因治疗和康复而丧失收入的费用

护理费:因伤残而需要他人护理的费用

残疾赔偿金:因伤残造成永久性功能障碍的赔偿

精神损害抚慰金:因事故造成的精神创伤和痛苦的赔偿

2. 财产损失赔偿

车辆损失:修复或更换事故车辆的费用

物品损失:事故中损坏或丢失的其他个人物品的费用

拖车费:事故车辆拖运费

3. 其他损失

交通费:因事故而产生的往返医院、法院等地的交通费用

住宿费:因事故而无法返回住所而产生的住宿费用

营养费:因伤情需要特殊营养而产生的费用

必要花费:因事故而产生的其他必要的合理的支出

4. 诉讼费

诉讼费:提起和进行诉讼的费用,包括律师费、交通费、印花税等

调查费:收集证据和调查事故原因的费用

保全费:为防止对方转移财产而采取的保全措施的费用

5. 惩罚性赔偿

在极少数情况下,如果对方逃逸行为属于恶劣或蓄意的,法院可能会酌情判决惩罚性赔偿,以惩罚对方的过错行为并起到警示作用。

注意:

具体可赔偿的项目和数额根据事故情况、受害方的实际损失和法院判决而定。

在对方逃逸的情况下,受害方可以向交警部门报案并依法索赔。

受害方可以聘请律师代理,帮助收集证据、提起诉讼和争取最大利益。

相关资讯

文章阅读排行榜

热门话题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