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发提成劳动仲裁
1. 提成未发放,劳动者权益受损
提成是劳动者根据其销售业绩或其他工作成果而获得的额外报酬,属于劳动报酬的一部分。用人单位无故不发放提成,侵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2. 维权途径:劳动仲裁
当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提成发放发生争议时,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一种快速、简便的方式。
3. 仲裁流程
(1)提交仲裁申请
劳动者应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仲裁委员会提交仲裁申请。仲裁申请应包括下列内容:
劳动者的姓名、住址
用人单位的名称、地址
仲裁请求
相关证据材料
(2)仲裁调查
劳动仲裁委员会受理申请后,会进行调查取证。仲裁员可以传唤当事人、证人,调取相关证据等。
(3)仲裁开庭
仲裁员在调查取证的基础上,会组织当事人进行仲裁开庭。庭审过程中,当事人可以陈述理由、提供证据,仲裁员会主持调解。
(4)仲裁裁决
仲裁开庭后,仲裁员将对争议事实和法律适用进行评议,并作出仲裁裁决。仲裁裁决对当事人双方均有约束力。
4. 注意要点
及时申诉:劳动者应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否则可能丧失仲裁权。
收集证据:劳动者在仲裁过程中需要提供证据证明其主张,如提成制度、绩效考核结果、工资条等。
寻求法律援助:若劳动者对仲裁程序或法律适用存在疑问,可以向律师或法律援助机构寻求帮助。
提成不给劳动仲裁找不到好的证据
1. 证据搜集的困难
提成制的工资形式下,劳动者往往很难获取直接证明提成发放的书面证据。用人单位可能仅提供提成计算公式或模糊不清的提成规则,缺乏具体的提成发放记录。
2. 翻阅记录的限制
即便劳动者有意识保留相关证据,用人单位也可能限制其查阅部门或财务系统中记录提成发放信息的权限。这将导致劳动者难以掌握确切的提成发放情况。
3. 证人证言的不利因素
同部门的其他同事虽然可能目睹部分提成发放过程,但他们往往不愿出庭作证,避免遭到用人单位的报复或影响后续工作。
4. 间接证据的不足
劳动者可能通过银行流水、消费记录等间接证据证明收入与提成规则不符,但这种证据往往不够充分,难以证明提成发放不足的事实。
5. 协商调解的难度
在提成纠纷中,劳动者往往处于弱势地位。用人单位出于各种原因不愿拿出充足证据证明提成发放情况,导致协商调解难以达成一致。
6. 仲裁举证责任
在劳动仲裁中,劳动者负有举证责任,要证明提成未足额发放。但由于证据搜集困难,劳动者往往无法提供充分的证据支持自己的主张。
应对建议
及时收集证据:保留提成计算公式、提成规则等书面材料,定期向用人单位索要提成发放记录。
寻求第三方协助:如有必要,寻求工会、律师或劳动监察部门的帮助,协助搜集证据。
保存往来邮件:与用人单位关于提成发放的往来邮件或短信可以作为间接证据。
考虑录音:在不违反法律规定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录音保存与用人单位关于提成的协商或谈判过程。
在职期间保留证据:避免被解雇后证据灭失,在职期间及时搜集和保存相关证据。
不发放提成,劳动仲裁如何提供证据
一、收集相关书面证据
1. 劳动合同:明确提成支付条款。
2. 考核制度:规定提成计算方式和发放时间。
3. 提成记录:记载提成金额、计算公式和日期。
二、收集电子证据
1. 聊天记录:与公司人员关于提成发放沟通的记录。
2. 电子邮件:包含关于提成计算和支付的往来邮件。
3. 工资发放明细:显示未发放的提成金额。
三、收集证人证词
1. 同事:可证明提成计算和发放流程,以及未发放事实。
2. 经理:负责提成审核和发放,可提供相关信息。
四、其他证据
1. 公司规章制度:有关提成发放的规定。
2. 绩效考核结果:证明达标业绩,从而有权获得提成。
3. 市场行情调查:证明提成金额合理,与公司业绩相符。
五、提交证据时的注意事项
1. 原始证据优先:提供原始文件或复印件加盖公章。
2. 证据链清晰:各证据之间逻辑关联,证明事实完整。
3. 证人出庭:必要时可申请证人出庭作证,增强证据说服力。
4. 及时提交:劳动仲裁证据提交有期限,应在规定时间内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