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劳动仲裁取决于以下因素:
1. 试用期合同约定
如果试用期合同中明确规定了试用期内离职的处理方式,则应按照合同约定执行。
如果合同中没有明确约定,则适用法律规定。
2. 法律规定
《劳动合同法》第21条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3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19条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3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不得无故拒绝。
3. 用人单位的行为
如果用人单位无故拒绝劳动者在试用期内离职,则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用人单位有正当理由拒绝劳动者离职,例如劳动者违反了试用期合同或存在其他违法行为,则劳动者不能申请仲裁。
因此,如果符合以下条件,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试用期合同中没有明确规定试用期内离职的处理方式。
劳动者提前3日通知用人单位离职。
用人单位无故拒绝劳动者离职。
需要注意的是:
劳动仲裁时效为自劳动者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一年内。
劳动仲裁需要提供相关证据,例如试用期合同、离职通知书等。
了解法律规定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38条,试用期内,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均可随时解除劳动合同,无需支付经济补偿。
沟通协商与公司人事部门或直接上级沟通,明确表达离职意愿。
了解公司不放行的具体原因,并尝试协商解决。
提出合理的离职时间,例如试用期结束前一周。
书面申请提交书面离职申请,明确离职日期。
保留申请副本作为证据。
协商无果如果协商无果,可以考虑以下措施:
1. 继续履行工作职责
即使公司不放行,仍需继续履行工作职责,避免违反劳动纪律。
2. 寻求法律援助
咨询律师,了解自己的合法权益。
律师可以帮助起草法律文件,或代表你与公司协商。
3. 劳动仲裁
如果协商和法律援助均无法解决问题,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仲裁委员会将根据法律规定和事实证据做出裁决。
注意事项保持冷静和专业,避免与公司发生冲突。
收集相关证据,例如离职申请、沟通记录等。
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避免给公司造成损失。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38条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内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无需支付经济补偿。
投诉途径:劳动监察部门: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提供相关证据,如劳动合同、辞职申请等。
仲裁委员会:向当地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公司解除劳动合同。
投诉材料:公司拒绝解除劳动合同的证据(如邮件、短信等)
其他相关证据
注意事项:辞职申请应以书面形式提交给公司。
公司无权拒绝劳动者在试用期内辞职。
如果公司拒绝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或仲裁委员会投诉。
劳动监察部门或仲裁委员会会根据证据和法律规定进行调查和裁决。
否,擅自离职不可取。
原因:违反合同:试用期内离职通常需要提前通知公司,擅自离职违反了劳动合同。
法律风险:擅自离职可能被公司追究违约责任,要求赔偿损失。
影响职业声誉:擅自离职会对个人职业声誉造成负面影响,影响未来的求职。
正确做法:协商离职:与公司协商离职事宜,争取和平解决。
提前通知:按照劳动合同或公司规定,提前向公司提出离职申请。
办理交接:离职前做好工作交接,避免给公司造成损失。
取得证明:离职时取得公司出具的离职证明,以备将来使用。
特殊情况:在以下特殊情况下,擅自离职可能被视为合理:
公司严重违反劳动法或劳动合同,侵害员工合法权益。
公司存在安全隐患或其他严重问题,危及员工人身安全。
公司拖欠工资或其他应付福利,严重影响员工生活。
但即使在这些情况下,也建议先与公司协商,避免擅自离职带来的法律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