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接到劳动仲裁
劳动仲裁是劳动争议双方当事人依法向仲裁机构申请裁决,以解决劳动争议的法律制度。企业接到劳动仲裁,应当及时、主动地应诉,妥善处理,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处理步骤
1. 收到仲裁通知书
企业收到劳动仲裁机构发出的仲裁通知书后,应当及时审查通知书的内容,包括仲裁时间、地点、申请人、被申请人、仲裁请求等。
2. 准备答辩材料
企业应当根据仲裁请求,积极准备答辩材料,包括证据清单、事实理由、法律依据等。证据可以包括劳动合同、考勤记录、工资单据、电子邮件等。
3. 委托代理人(可选项)
企业可以自行应诉,也可以委托律师或其他专业人士作为代理人。代理人可以协助企业收集证据、整理材料、出庭答辩等。
4. 出庭参加仲裁
企业应当派代表或代理人准时出庭参加仲裁。在仲裁中,双方当事人应当陈述事实、提出证据、进行辩论。
5. 裁决书
仲裁庭经过审理,将对争议事实作出认定,适用法律作出裁决。仲裁裁决书对双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
注意事项
1. 及时应诉
企业应当在收到仲裁通知书后及时应诉,避免缺席仲裁。缺席仲裁可能会导致仲裁机构对劳动者的请求支持。
2. 积极准备证据
证据是仲裁中至关重要的因素。企业应当积极收集证据,为自己的主张提供支持。
3. 尊重仲裁程序
企业应当尊重仲裁程序,如实陈述事实,提供真实证据。避免虚假陈述或提供虚假证据,否则可能对自己不利。
4. 履行仲裁裁决
仲裁裁决后,企业应当及时履行裁决内容。如不履行,劳动者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企业接到劳动仲裁的电话要立马过去处理吗?
1. 及时回应,积极应对
接到劳动仲裁的电话时,企业应第一时间积极回应,不要回避或拖延。及时与仲裁委员会取得联系,了解案件情况,并主动提供相关材料。
2. 准备材料,厘清事实
在接到电话后,企业需要立即收集和准备相关的证据材料,包括劳动合同、出勤记录、工资单、绩效考核等。同时,厘清案件的事实经过,分析案件是否存在企业责任。
3. 指定专人,授权处理
企业应指定专人负责处理劳动仲裁案件。该专人应熟悉劳动法律法规,具备一定的业务能力和谈判技巧,并获得企业授权,以便有效地代表企业出庭应诉。
4. 协商解决,避免诉讼
在仲裁程序启动前,企业可以尝试与劳动者进行协商,积极解决争议。协商时应本着诚信、公平的原则,寻求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案。
5. 出庭应诉,维护权益
如果协商不成,企业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出庭应诉。出庭时,专人应据理力争,提供充分的证据,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6. 执行仲裁裁决,遵守约定
仲裁裁决作出后,企业应严格遵守裁决内容,及时履行相应的义务。如需上诉,应根据仲裁法规定,在法定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注意事项:
接到仲裁电话时,不要惊慌失措,保持冷静。
及时与律师或法律顾问沟通,寻求专业意见。
注意收集和保存证据,为仲裁提供充足的依据。
积极参与仲裁程序,避免缺席或对抗。
尊重仲裁裁决结果,妥善解决争议。
企业接到劳动仲裁委电话后应准备的资料
一、确认仲裁事项
1. 确认仲裁申请人是谁,具体事由是什么。
2. 核实仲裁请求的内容,了解对方诉讼目的。
二、收集相关证据
1. 劳动合同、规章制度、考勤记录、绩效考核等证明劳动关系和争议事实的证据。
2. 职工工作表现、违规记录、培训记录等证明职工履职情况的证据。
3. 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辞退决定书、解除劳动关系协议书等证明双方解除劳动关系的证据。
三、制定应诉策略
1. 认真分析仲裁申请的合理性,明确应对诉讼的主要策略。
2. 根据证据情况,拟定答辩意见,对仲裁申请的请求逐项提出反驳。
3. 聘请律师或委托公司法务处理仲裁事宜,提升应诉专业度。
四、准备庭审材料
1. 答辩状(仲裁委要求提交的):需阐述企业的立场、证据要点及请求。
2. 证据清单:详细列明证据名称、页数、来源等信息。
3. 证人名单:明确证人的姓名、联系方式、证明事项等。
五、其他注意事项
1. 在收到仲裁通知后,按时出庭,不得擅自缺席或迟到。
2. 庭审过程中,保持冷静清晰的头脑,诚实陈述事实,充分表达企业的意见。
3. 如有需要,及时向仲裁委提交新证据或申请调查取证。
4. 仲裁结束后,尊重仲裁结果,如不服仲裁裁决,可在规定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