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给入社保劳动仲裁
1. 劳动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
不为劳动者缴纳社保是违反《劳动法》和《社会保险法》的行为,侵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社保是劳动者享受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障待遇的重要途径,企业拒不缴纳社保,剥夺了劳动者的基本保障。
2. 劳动者可通过劳动仲裁维权
当劳动者发现企业不为其缴纳社保时,可以向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国家机关,有权裁决企业补缴社保并支付赔偿金等事宜。
3. 仲裁程序及注意事项
提交仲裁申请:劳动者需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向仲裁委员会提交仲裁申请书、相关证据材料和仲裁费。
开庭审理:仲裁员会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庭审,双方陈述事实、举证质证。
调解或裁决:仲裁员会根据案件情况进行调解,若调解不成功,则会作出裁决。
注意事项:劳动者应及时收集证据,如劳动合同、工资单、银行流水等;仲裁结束后,对裁决不服的一方,可在收到裁决书后15日内向法院提起诉讼。
4. 法律责任及处罚措施
企业不为劳动者缴纳社保的行为,可能面临以下法律责任和处罚措施:
补缴社保及滞纳金
支付赔偿金
行政处罚(包括罚款、责令整改等)
刑事处罚(情节严重的)
公司未缴纳社保,劳动仲裁却不受理
缴纳社会保险是企业应尽的法律义务,旨在保障劳动者的基本权益。一些企业出于自身利益考虑,逃避缴纳社保,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劳动仲裁作为维护劳动者权益的重要途径,却因种种原因出现仲裁不予受理的情况。
无劳动合同成障碍
劳动仲裁的前提是劳动者与企业存在劳动关系。如果没有劳动合同,劳动者难以证明其与企业之间的劳动关系,仲裁机构无法受理仲裁申请。一些企业正是利用这一点,与劳动者签订虚假合同,逃避缴纳社保。
证据不足难维权
即使有劳动合同,劳动者也需要提供证据证明企业未缴纳社保。企业往往隐瞒缴纳社保记录,劳动者难以取得确凿的证据。而且,仲裁机构受理仲裁申请的时限有限,过期的仲裁申请将不被受理。
仲裁机构受限
根据相关规定,仲裁机构的管辖范围是劳动仲裁法中规定的劳动争议。如果企业未缴纳社保的情况不属于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将不受理仲裁申请。例如,有的企业以劳务派遣形式聘用员工,逃避缴纳社保,此类纠纷不被仲裁机构受理。
公司未缴纳社保,劳动仲裁不予受理的现象,严重损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相关部门应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加大对逃缴社保行为的处罚力度。同时,完善劳动争议仲裁制度,拓宽仲裁机构的管辖范围,保障劳动者权益不受侵害。
劳动仲裁不接受社保类仲裁的解决办法
1. 向相关部门投诉
向当地人社局或劳动监察大队投诉,反映劳动仲裁机构不接受社保类仲裁的情况。
2. 向上级劳动仲裁机构申请复议
如果对当地劳动仲裁机构的裁决不服,可以向上一级劳动仲裁机构申请复议。
3. 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对劳动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裁决书后15日内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4. 寻求法律援助
如果劳动者经济困难或者缺乏法律知识,可以向当地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获得免费的法律咨询和代理服务。
注意事项
劳动者在提出仲裁申请之前,应当先向用人单位协商处理争议。
申请劳动仲裁应当填写仲裁申请书,并提供相关证据材料。
劳动仲裁开庭时,劳动者应当出庭参加并陈述事实和理由。
劳动仲裁裁决对双方当事人均有约束力。